Heidi:
作为CEEDS暑期支教志愿者的一员,我有幸踏上中国西部这片独特而神奇的土地,见到这些天真而热情的孩子们。尽管这里的生活是艰苦的,这个暑假确实我最充实的一个暑假,这段经历会让我永生难忘。
Heidi和四川灾区的学生们在一起
Chenqu:
今年的暑期支教我们去了四川和青海两个地方,都在中国比较偏远而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又同样遭受了严重的地震灾害。7月3号,我和另外几名志愿者到达四川什邡蓥华小学。2008年那场八级大地震几乎将整个什邡镇夷为平地。地震后,学校被列为首批灾后重建对象。由于住宅区的重建工作尚未完成,人们还是大多数住在临时平房或者帐篷里。尽管客观条件比较艰苦,我们还是受到了什邡蓥华小学的热烈欢迎,并被安排住在从地震中保留了下来的农舍里。
上课的第一天,我们着实为这里学生的英语水平感到吃惊。相对于教育部大纲的规定,他们的英语学习进度严重滞后。小学的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学生的课业被大地震给打断了。正常上课后,学校又把重心放在了像语文,数学这样的传统科目上,于是英语课的进程就被拖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改变了原先的计划,根据学生们的英语水平重新修改了教案。另外,我们在课程中安排了很多有趣的语言游戏,小组竞赛和情景表演等,尽量把课上内容和形式安排得互动灵活,使学生在很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
我们的努力完全没有白费,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就和学生建立起了彼此的信任和纯洁的友谊。分别那天我们和师生一一道别,心中许下承诺,明年我们一定会再来!
离开四川,我们迫不及待得奔赴下一站——青海省的玉树孤儿学校。青海省平均海拔在3800米左右,居住的大多数是藏族人民。相对于什邡蓥华小学,这里学校的环境更加得艰苦,因为距离2010年的大地震才有一年的时间。我们住在孤儿学校临时搭建的板房里,所有的设施包括教室,厨房和厕所都十分得简陋。由于灾后重建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空气中充满了建筑产生的尘土。孤儿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在地震中失去了他们的双亲,但在这里的学校他们学会了彼此珍爱。每节课结束以后,学生们都会跑过来给我们拥抱。他们失去了亲人,比其他同龄孩子更渴望得到关爱。下了课,我经常和学生们做游戏,陪年龄稍长的学生聊天,告诉他们生活中一切的美好,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走出困境。
两周后,我们依依不舍得离开了玉树孤儿学校。几个志愿者也相互道别,大家心照不宣,以后一定会回来看望这群遭遇不幸却仍然热情乐观的孩子们!
Chenqu和玉树孤儿学校的学生们
Ruolin Yan:
这个暑假参加的地震灾区支教活动无疑是令人难忘的一次经历。整个活动中我们接触了许多不同的人,体验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遇见的学生都是那么热情和友好,以至于离别时大家是那么得依依不舍。这次活动,让我收获了不同文化的精彩,更为灾区学生在困难面前所体现出来的毅力所感动!
Ruolin和玉树地震灾区的学生们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