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新年,不仅仅是最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也寄托了中国人对一年的美好期望并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为了分享节日的喜庆氛围,并借此机会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特地在新春佳节的第一天(1月25日周六)举办了“中国文化日”的传统活动。此活动以讲座、现场演示、互动交流等形式,向剑桥当地的英国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并以生动有趣的内容让学生们度过愉快的一天。

本次活动的地点设在剑桥市区周边的Harston & Newton小学礼堂。学校的校长Mrs. Rouse对本次文化交流活动非常支持并鼓励该校很多青少年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前来参加。协会代表,在剑桥大学考古系任教的Alex Loktionov博士做了开幕致辞,他鼓励学生们从小开始培养全球视野并积极参加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开幕致辞之后,来自牛津大学地质系的Anran Cheng博士特地赶到了剑桥并向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的古筝演奏。古筝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代表了中国传统乐器的精髓。它以引人入胜的旋律把学生们带入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中。
在第一个活动环节中,毕业于剑桥大学教育系的Yi Yao女士向同学们做了一个关于中国语言文字的介绍讲座。通过这个讲座,同学们了解了中文的起源和发音方式,并且了解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小知识,如春节的起源、习俗以及十二个生效动物等。讲座后,同学们分成讨论小组和来自剑桥大学的中国志愿者们一起完成了一个中文的讨论习题。整个互动环节欢声笑语不断,志愿者们除了告诉学生们一些关于中文的有趣的小故事,也鼓励他们多利用类似的机会了解中文和中国文化。
在第二个活动环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成两组 – 中国绘画组和书法组。中国传统绘画组由两位剑桥的绘画爱好志愿者 – Nora Hmucska女士和Jianfeng Liu先生向学生提供指导。同学们拿着中国毛笔,蘸着墨水,在宣纸上跟着指导老师一步一步进行创做。很多同学学会了怎样画中国传统的绘画题材,如竹子和兰花等。一些同学还别出心裁的创做了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显得非常有趣。中国书法组由来自剑桥大学教育系的Meijuan Li进行授课。她首先系统的教授了同学们如何握笔,如何在宣纸上写汉字笔画等基本技能。然后每位同学拿到了两张春联纸,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分别将五言或者七言的对联誊写在春联纸上。同学们把自己写好的春联纸带回家中贴在大门上,应该是最好的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方式了吧!
在午休阶段,学生和前来陪伴的家长们品尝到了很多平时吃不到的中国传统小吃,活动组织者也借此机会向学生和家长们介绍了中国的饮茶文化和一些常见的茶叶种类,如龙井、碧螺春、普洱茶等等。同学们也纷纷利用这个机会和前来授课的志愿者们进行了交流。Anran的古筝表演显然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围坐在Anran身边听她讲解古筝弹奏的技巧。一些同学还觉得不过瘾,坐在琴前进行了尝试之后他们才明白了原来弹奏16弦的古筝有多大的难度。
下午的活动环节主要是中国剪纸文化。首先来自剑桥大学的访问学者王先生和他的母亲表演了如何用一支剪刀和一张红纸进行剪纸艺术创作。同学们围坐在阿姨身边用心观看,当红纸展开的一瞬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同学们都发出了一声赞叹。因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我们给同学们的红纸上都事先印上了图案,并让他们跟着线条进行修剪,尽管如此创作的难度仍然是很高的。看到即使年龄很小的同学也拿起小剪刀煞有介事的进行剪纸创作时,活动志愿者和学校的老师们都觉得非常欣慰。在活动结束前同学们都得到一个相框,将他们完成的“小老鼠”放到里面带回家里,也算是对参加本次活动最好的纪念吧。
通过这次“中国文化日”的主题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中国文字、绘画、书法和剪纸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通过这次活动让他们的幼小心灵与中国文化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很多同学都表示他们会用更多时间学习中文并了解中国的相关知识。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快乐的,而在快乐当中培养学生们对他国文化的兴趣和认可也是尤为重要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促成这次文化交流活动的初衷,也是我们活动组织者、志愿者以及学校老师的共同愿望。我们感谢前来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和家长们,也希望我们今后能够有机会为更多剑桥地区的学校提供类似的交流体验机会。